2018俄羅斯*,從(cong) 6月14日起拉開帷幕,至7月15日圓滿結束。曆時一個(ge) 月的賽程,每一場比賽的背後,都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球迷的呐喊聲與(yu) 助威聲,有歡呼,有遺憾。但是今天,與(yu) 大家分享的不是2018*的賽況(其實結果大家早已一目了然),而是與(yu) *(1970-2014)相關(guan) 的研究。
*,情緒在生活中扮演著舉(ju) 足輕重的角色,在社會(hui) 交往中對他人有激勵或威懾的作用。在熒幕或電腦屏幕前的你,觀賽時為(wei) *呐喊、亦或是吐槽時,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ge) 問題:比賽勝敗與(yu) 否,除了與(yu) 球員的球技有關(guan) ,還有其它什麽(me) 因素嗎?比如,球員的情緒對團隊表現是否有影響?
有疑問的不隻你一個(ge) !為(wei) 了探討情緒與(yu) 表情在高風險團隊比賽中的重要作用,法國學者Astrid Hopfensitz和哥倫(lun) 比亞(ya) 學者Cesar Mantilla,從(cong) 12屆足球*(1970-2014)中挑選了304支參賽隊伍,分析了4318張足球運動員的照片(偷偷告訴你,研究結果表明:情緒對團隊表現是有影響的),球員照片來自於(yu) 1970年以來由 Panini製造的每一屆*收藏貼紙。(照片示例如下)。
為(wei) 表征球隊的整體(ti) 情緒水平,研究人員對每位球員的情緒進行了逐個(ge) 分析。這些貼紙是進行此研究的*,因為(wei) 圖片質量很好,並且都是正麵照,給情緒分析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研究人員收集所有球員的貼紙,並使用可自動分析圖片上人物麵部表情的麵部分析工具(Bijlstra & Dotsch, 2011)→Noldus的FaceReader 6(麵部表情分析係統)來進行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情緒如何影響團隊的表現。
那麽(me) 問題又來了,人的情緒不隻一種,研究人員是通過哪一種或者幾種情緒進行探索與(yu) 研究的呢?別著急,請跟著往下走:
該研究主要關(guan) 注兩(liang) 種情緒:憤怒與(yu) 愉快。讀到這裏,也許你會(hui) 疑問,研究人員為(wei) 何會(hui) 選擇這兩(liang) 種情緒,而不選擇其它類型的情緒?這是因為(wei) 與(yu) 兩(liang) 種情緒相關(guan) 的麵部表情或麵部動作表現具有其它情緒所沒有的優(you) 勢,即它們(men) 被認為(wei) 是普遍、常見的(Ekman & Rosenberg, 1997; Matsumoto & Willingham, 2006)。
兩(liang) 種情緒都與(yu) 高顯性相關(guan) (Wiggins, Trapnell, & Phillips, 1988)。明顯差異的是,憤怒伴隨著較低的群體(ti) 歸屬感,並喚醒諸如傲慢等競爭(zheng) 特質;愉快則伴隨著較高的群體(ti) 歸屬感,並且能激發更多的與(yu) 外向、自信相關(guan) 的特質,如宜人性與(yu) 外向性(Knutson, 1996)。
圖一 憤怒與(yu) 愉快兩(liang) 種情緒在個(ge) 體(ti) 層次與(yu) 團隊層次的累積分布
圖二
如圖所示,圖二為(wei) 團隊層次上憤怒與(yu) 愉快的平均強度。上半部分展示了團隊層次上不同國家兩(liang) 種情緒的平均強度(按國家);下半部分展示了近年來曆屆*中團隊憤怒與(yu) 愉快這兩(liang) 種情緒強度在團隊層次上的分布(按年份)。
從(cong) 圖二可知,上半部分數據描述了所有參賽團隊的憤怒與(yu) 愉快的平均強度,依據愉快的平均強度(從(cong) 低到高)來分類。由圖可以看出,不同國家憤怒與(yu) 愉快的情緒強度表現有明顯的差異。某些國家(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和俄羅斯)表現出非常低的愉快和高度的憤怒。其他國家(如美國、丹麥、日本和韓國)表現出更多的愉快。兩(liang) 種情緒平均強度的對比表明,它們(men) 之間存在負相關(guan) 。事實上,兩(liang) 種情緒在團隊層次上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N = 304 teams; Spearman ρ=−0.303, p < 0.001)。
下半部分數據表明,團隊平均情緒強度並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憤怒情緒的平均強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減少(Spearman correlation ρ= −0.129, p = 0.024),而愉快的平均強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增加(ρ= +0.109, p = 0.056)。
探討完情緒的表現在團隊及時間方麵有很大差異之後,研究人員接下來便探討了情緒與(yu) 團隊行為(wei) 之間的關(guan) 係,證明了情緒與(yu) 團隊在*中的表現是相關(guan) 的,詳見下方為(wei) 大家所闡述的內(nei) 容及數據概況:
由表1可知:
,憤怒與(yu) 愉快這兩(liang) 種情緒均與(yu) 淨勝球(goal difference)正相關(guan) (進球多,丟(diu) 球少),這種相關(guan) 性的穩健性不受控製變量的影響(有、無控製變量的加入,結果相似),驗證了研究的假設:憤怒或愉快情緒的表現,是團隊績效提高的顯著標誌。
第二,愉快情緒與(yu) 進球(goals scored)正相關(guan) ,憤怒情緒與(yu) 丟(diu) 球(goals conceded)負相關(guan) 。
第三,憤怒與(yu) 愉快兩(liang) 種情緒表現與(yu) *總體(ti) 排名負相關(guan) ,也就是說,團隊表現出更多的憤怒或愉快情緒,在*錦標賽中的排名會(hui) 越好。
此研究雖然關(guan) 注的焦點是憤怒和愉快兩(liang) 種情緒,但也對Noldus的FaceReader(麵部表情分析係統)識別的其它情緒(如厭惡、驚訝、悲傷(shang) 、害怕等)進行了分析。
由表A3可得知:
,上述幾種情緒與(yu) 團隊績效沒有係統性的相關(guan) 性。
第二,厭惡情緒與(yu) 團隊績效邊際顯著相關(guan) ,但當加入控製變量之後,便是非相關(guan) 性,驗證了厭惡情緒與(yu) 群體(ti) *性相關(guan) 這一研究結果(Hodson et al., 2013)。
團隊績效與(yu) 憤怒及愉快情緒的相關(guan) 性具有一定的穩健性。由表A4可知:
無論是標準化後的情緒強度數據,亦或是非標準化的數據,均表明憤怒與(yu) 愉快這兩(liang) 種情緒與(yu) *總體(ti) 排名呈負相關(guan) ,進一步驗證了表1的結果。
為(wei) 進一步進行穩健性檢驗,研究人員將觀察樣本從(cong) 304減少到64,由表2可知:憤怒與(yu) 愉快這兩(liang) 種情緒與(yu) *總體(ti) 排名依然是負相關(guan) ,這表明了該相關(guan) 關(guan) 係具有一定的穩健性。
研究人員還對具體(ti) 的麵部表情單元進行了分析,同時還按照球員類型進行了相關(guan) 分析,均是為(wei) 了探索憤怒與(yu) 愉快情緒和團隊績效之間的關(guan) 係,在這裏就不為(wei) 大家做具體(ti) 闡述了,詳細數據可後台留言獲取。
綜上所述:在足球*小組賽中,憤怒、愉快兩(liang) 種情緒表達與(yu) *中團隊的表現呈正相關(guan) ,表現憤怒情緒(與(yu) 競爭(zheng) 相關(guan) 的情緒)更多的團隊,丟(diu) 球少;表現愉快情緒(與(yu) 自信相關(guan) 的情緒)更多的團隊,進球更多。
為(wei) 何表現憤怒情緒更多的團隊,丟(diu) 球少;而表現愉快情緒更多的團隊,進球更多?本文初提到了群體(ti) 歸屬感及競爭(zheng) 、自負和自信等情感特質。
也有研究這樣解釋:憤怒情緒導致對群體(ti) 的低認同感,喚起了對另一群體(ti) 的敵意。相比之下,愉快情緒喚起了對群體(ti) 的高度認同感及自信。以足球為(wei) 例,表現出憤怒的情緒會(hui) 促使球員專(zhuan) 注於(yu) 防守,從(cong) 而阻止對手進球或通過“破壞行為(wei) ”減少對方的輸出(del Corral, Prieto-Rodríguez, & Simmons, 2010; Garicano & Palacioses-Huerta, 2006)。相反地,表現出愉快的情緒會(hui) 促使球員專(zhuan) 注於(yu) 進攻,增加團隊的輸出,從(cong) 而進球更多。這便為(wei) 研究結果提供了理論支撐。
溫馨提示:
需要指出的是:該研究隻分析了男性足球運動員。因為(wei) Panini在2011年才推出女性足球運動員貼紙。同時也鑒於(yu) 睾酮、攻擊性及男女之間情緒表現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期望在日後針對女性足球運動員的研究結果能有不同的收獲。
以上是與(yu) 大家分享的具內(nei) 容,關(guan) 於(yu) 更多此研究的數據,如想了解更多,可電話告知我們(men) 獲取相關(guan) 文獻。
參考文獻:
- Astrid Hopfensitz, & Cesar Mantilla. (2018).Emotional expressions by sports teams: An analysis of World Cup soccer playerportraits
- Bijlstra, G., & Dotsch, R. (2011).FaceReader 4 emotion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on images from the Radboud Faces Database.
- del Corral, J., Prieto-Rodríguez, J., &Simmons, R. (2010). The effect of incentives onsabotage: The case of Spanish Football. 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 11(3),243–260.
- Ekman, P., & Rosenberg, E. L. (1997).What the face reveals: Basic and applied studies of spontaneous expressionusing the 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aricano, L., & Palacioses-Huerta, I.(2006). Sabotage in tournaments: Making the beautiful game a bit lessbeautiful. Discussion Paper, 26.
- Hodson, G., Choma, B. L., Boisvert, J.,Hafer, C. L., MacInnis, C. C., & Costello, K. (2013). The role ofintergroup disgust in predicting negative outgroup evaluations.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9(2), 195–205.
- Knutson, B. (1996). Facial expressions ofemotion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trait inferences.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0(3), 165–182.
- Matsumoto, D., & Willingham, B. (2006).The thrill of victory and the agony of defeat: Spontaneous expressions of medalwinners of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1(3), 568–581.
- Wiggins, J. S., Trapnell, P., &Phillips, N. (1988). Psychometric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visedinterpersonal adjective scales (IAS-R). M*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23(4), 51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