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術文章 > 曠場實驗範圍大小對齧齒動物行為的影響

技術文章

曠場實驗範圍大小對齧齒動物行為的影響
更新時間:2021-12-08   點擊次數:1088次
  曠場實驗是一種通過檢測動物自主活動、活動亢進、探索活動等行為來研究動物行為的實驗方法。自出現以來,因其無創、相對簡單且可以通過改變環境測試動物行為,故在神經精神疾病和神經精神藥理方麵應用廣泛。
  
  不同物種在曠場實驗中的行為模式有所不同,其中對齧齒類動物的行為研究比較多。實驗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動物遺傳變異、性別、年齡、自主活動實驗中的環境改變等。
  
  通過將實驗場地由小到大、由大到小、不規則變化三種情況來研究場地大小對齧齒行為的影響。隨著空間的增大或減小,大鼠運動停頓的次數均增加。
  
  空間越大停頓越多;空間隨機變化組開始停頓次數與空間增大組相同,隨後與空間減小組相同。停頓次數總是與開始所處的環境大小有關,環境大停頓次數就多。
  
  在小空間中田鼠自由穿越空間中任意區域。在大空間中,其運動主要集中在周邊區。空場實驗中,沿壁運動是實驗大鼠顯著的行為特性。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就是呆在有庇護的外周環境。在有或無庇護的曠場實驗中,大鼠90%以上的時間是呆在周邊。不計空間大小、測試方法、動物接近牆壁的時間占總時間的85%以上,在大空間中這種情況幾乎占100%。
  
  動物的趨物性讓其認為有庇護的環境比空曠環境安全。空間由大變小組田鼠在中央區運動量大,在周邊區少;在空間由小變大組,田鼠運動量減小,主要在周邊或轉角處運動;隨機組的運動情況類似空間由大變小組。
  
  研究結果表明,在進行藥物誘導的行為改變或對行為產生影響的神經、基因研究時,為使自主活動的運動量、時間、空間分布對行為的影響降小,空場實驗的空間盡可能選用小範圍。

分享到:

返回列表 | 返回頂部
上一篇 : 使用動物步態分析係統的好處有哪些    下一篇 :  關於條件恐懼研究的實驗原理,你了解多少呢
網站首頁 公司簡介 星空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 招聘中心 技術支持 星空体育登录入口网站 聯係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33號院6號樓507
GoogleSitemap
諾達思
  • 電話/傳真

    86-10-84852246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