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術文章 > 老師在課堂上該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技術文章

老師在課堂上該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更新時間:2022-11-24   點擊次數:1399次

背景介紹

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yu) 是學生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先決(jue) 條件,當學生投入時,他們(men) 會(hui) 表現出更多的注意力和與(yu) 任務相關(guan) 的行為(wei) ,並且較少從(cong) 學習(xi) 中分心,從(cong) 而產(chan) 生積極的結果,例如更高水平的深度學習(xi) 、技能發展和學業(ye) 成就。學生參與(yu) 是一個(ge) 多維概念,包括與(yu) 深度參與(yu) 活動相關(guan) 的行為(wei) 、認知和情感屬性,大多數研究都討論了學生參與(yu) 的兩(liang) 個(ge) 重要特征。首先,並非所有學生參與(yu) 狀態都與(yu) 積極的學生成果相關(guan) 。 因此,區分學生的積極和消極參與(yu) 狀態很重要。學生的積極參與(yu) (例如集中注意力、提出問題、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補充老師或采取主動)被認為(wei) 是學生在學校內(nei) 外取得成功的重要先決(jue) 條件。其次,關(guan) 於(yu) 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yu) 度,可以區分可見和不可見的方麵,這與(yu) 衡量參與(yu) 度的方式有關(guan) 。在大部分相關(guan) 文獻中,學生參與(yu) 度是通過自我報告來衡量的,這些自我報告可以衡量學生對自己參與(yu) 度的認知感知。


教師使用激勵行為(wei) 來促進學生參與(yu)

自我決(jue) 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建議教師可以通過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來支持他們(men) 的學生:自主性(做自己的自由,掌控自己的學習(xi) 過程)、能力(有能力完成要求的感覺)和相關(guan) 性。關(guan) 於(yu) 教師在實踐中的行為(wei) ,該領域的研究人員經常區分激勵教學行為(wei) (支持學生的基本需求)和消極的教學行為(wei) (已被發現會(hui) 妨礙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

激勵教學行為(wei) 包括自主支持、增強學生能力感的結構和關(guan) 聯支持。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提供選擇或鼓勵學生獨立解決(jue) 問題來解決(jue) 學生的興(xing) 趣或意見,從(cong) 而在課堂上提供自主支持。在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在作業(ye) 期間為(wei) 學生提供支持和積極的建設性反饋來提供結構。

相比之下,消極的教學行為(wei) 忽視了學生的基本需求,包括控製、混亂(luan) 或“冷"教學(的組合)。 教師可以通過提出控製性或疑問性問題,或參考測試或告訴學生確切地做什麽(me) 來進行控製,給學生施加壓力。在課堂上,當教師通過混亂(luan) 或提供負麵反饋來挫敗他們(men) 對能力的需求時,學生可能會(hui) 感到自卑或失敗。許多研究人員關(guan) 注課堂互動,以更多地了解群體(ti) 動態、教學行為(wei) 和學生參與(yu) 度。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行為(wei) 觀察。通過使用放置在教室中的視頻和音頻記錄設備,研究人員可以收集他們(men) 改善師生互動、評估幹預措施等所需的材料。


本次研究:情境視角(微觀分析方法)

當前研究的目的是為(wei) 現有的 SDT 相關(guan) 研究做出貢獻,這些研究涉及激勵教學行為(wei) 和學生參與(yu) 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如何在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實時互動中展開。我們(men) 想探索課內(nei) 和課間教師和學生行為(wei) 的情境性,我們(men) 采用了觀察方法設計,使我們(men) 能夠深入了解教師和學生行為(wei) 的實時表現,以及這些微觀互動是如何不時展開的。我們(men) 的情境視角和微觀分析方法,使我們(men) 能夠更細致地了解師生互動。


編碼教學行為(wei) 和學生參與(yu) 度

我們(men) 總共分析了52名教師的錄像課程,我們(men) 的事件編碼行為(wei) 不是根據自主支持與(yu) 控製以及結構與(yu) 混亂(luan) 將教學行為(wei) 劃分為(wei) 嚴(yan) 格可分離的維度,而是代表這些維度的混合,以及激勵和消極教學行為(wei) 的總體(ti) 區別(見表 1)。

學生1.png

學生2.png

學生3.png

表1


激勵的教學行為(wei)

關(guan) 於(yu) 與(yu) SDT 相關(guan) 的激勵教學行為(wei) (即自主支持和/或結構),包括七種此類行為(wei) 。 用於(yu) 激勵教學的編碼項目是:“提供選擇"、“鼓勵獨立思考"、“提出自主性支持性問題"、“提供理由"、“在練習(xi) 期間提供學生自主性支持性幫助"、“提供(非)口頭積極反饋" ' 和 '問責製(激勵)'。

消極的教學行為(wei)

關(guan) 於(yu) 與(yu) SDT 相關(guan) 的消極教學行為(wei) (即控製和/或混亂(luan) ),包括六種此類行為(wei) 。 六種編碼行為(wei) 是:“為(wei) 學生提供單維指導"(不邀請學生進一步提問、反思或貢獻的指導)、“提出控製性問題"、“參考測試"、“提供控製性支持" 練習(xi) "、“問責(消極)"和“提供負麵反饋"。

學生積極參與(yu) 行為(wei)

對於(yu) 積極的學生參與(yu) ,包括以下三種行為(wei) :“學生出於(yu) 興(xing) 趣提問"、“學生主動"和“學生補充教學內(nei) 容"。

學生消極參與(yu) 行為(wei)

關(guan) 於(yu) 學生的消極參與(yu) ,包括三種具體(ti) 的學生行為(wei) :“學生詢問他們(men) 必須做什麽(me) "、“學生向老師抱怨"和“學生不遵守規定"。

編碼團隊包括理論專(zhuan) 家和編碼協調員,所有視頻均在諾達思的行為(wei) 觀察記錄分析係統 (The Observer XT)中編碼。在編碼過程中,編碼協調員監控編碼視頻的所有完整文件,以檢查評分者間的可靠性,並在整個(ge) 編碼過程中討論了不一致之處。編碼協調員將錄製的課程隨機分配給四名編碼員,為(wei) 了計算評分者間的可靠性,對五個(ge) 視頻(可用視頻的 10%)進行了雙重編碼。最終評分者間信度為(wei) (K = 0. 69),這被認為(wei) 足以進行進一步分析。


實驗結果

總共有 5388 種師生行為(wei) 在 52 節課中被編碼(見表 1)。在所有編碼的教學行為(wei) 中,84% 被編碼為(wei) 激勵行為(wei) 。大多數情況下,觀察到教師會(hui) 提出支持自主性的問題,以激勵學生的方式要求學生承擔責任,並為(wei) 他們(men) 提供積極的反饋。在較小程度上,觀察到教師為(wei) 學生提供選擇、特定行為(wei) 的理由或鼓勵他們(men) 獨立解決(jue) 問題。隻有 16% 的觀察到的教學行為(wei) 被編碼為(wei) 令人沮喪(sang) 的行為(wei) (n = 635;15.96%)。 最常觀察到的消極行為(wei) 是:提出控製性問題、提供負麵反饋和一維指令。

學生4.png

表2


在所有經過編碼的學生行為(wei) 中,超過 81% 的行為(wei) 被評為(wei) 積極的學生參與(yu) 。大多數與(yu) 學生積極參與(yu) 相關(guan) 的行為(wei) 源於(yu) 對了解某事的渴望;學生消極參與(yu) 的指標(占所有學生行為(wei) 的 19%)主要表現為(wei) 學生抱怨或詢問他們(men) 必須做什麽(me) 。

分析結果表明,在85%的事件中,激勵教學行為(wei) 之後會(hui) 出現積極的學生參與(yu) 行為(wei) (見表 2)。在查看具體(ti) 的激勵教學行為(wei) 及其對學生參與(yu) 的直接跟進時(見圖 1),激勵行為(wei) 最常伴隨著積極的學生參與(yu) ,幾乎沒有出現消極的學生參與(yu) 行為(wei) 。此外,雖然消極的教學行為(wei) 也最常伴隨著積極的學生參與(yu) ,但結果表明,與(yu) 激勵行為(wei) 相比,直接的消極學生參與(yu) 跟進的比例更高。 所以提供負麵反饋、提出控製性問題和/或提及即將進行的測試似乎比任何激勵行為(wei) 更頻繁地引起學生的負麵參與(yu) 。

圖1.png

圖1



討論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允許他們(men) 做出自己的選擇或許可以有益於(yu) 增加學生在課堂上更積極主動的貢獻。盡管我們(men) 的研究揭示了對教師行為(wei) 對學生積極性的影響,我們(men) 也還是需要考慮到激勵教學行為(wei) 與(yu) 學生參與(yu) 之間關(guan) 聯的複雜性以及可能影響的各種其他因素,在以後的研究中需要將這些定量觀察方法與(yu) 更多情境化和定性方法相結合,去真正探究教師和學生行為(wei) 的潛在機製以及它們(men) 如何相互影響。


參考文獻

Cents-Boonstra, M.; Lichtwarck-Aschoff, A.; Lara, Mascareno Lara, M.; Denessen, E. (2021). Patterns of motivating teaching behavior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 microanalytic approach.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37, 227-255.



關(guan) 注諾達思公眾(zhong) 號,獲取更多產(chan) 品信息及學術文章!

第三方網站-關(guan) 注.png



分享到:

返回列表 | 返回頂部
上一篇 : 馴化VS野生:斑馬魚幼魚的行為差異    下一篇 :  一個行為幫你檢測嬰兒早期自閉症
網站首頁 公司簡介 星空体育登录入口网页版 招聘中心 技術支持 星空体育登录入口网站 聯係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33號院6號樓507
GoogleSitemap
諾達思
  • 電話/傳真

    86-10-84852246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