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實驗動物的福利一個(ge) 重要部分是動物與(yu) 實驗人員之間的正確互動。對動物的不正確處理會(hui) 造成壓力,進而影響研究成果。因此,實驗人員正確處理動物並了解不同技術對研究成果的影響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們(men) 將通過一個(ge) 研究實例來探討不同技術的影響、利弊,以及這將如何影響您的研究。
不同處理技術的利弊
有許多不同的操作處理技術,但有三種在小鼠研究中最為(wei) 普遍。它們(men) 分別是管道式處理、用手捧起和從(cong) 尾根部拎起動物。雖然抓尾巴是過去常用的方法,但有可能誘發齧齒類動物的焦慮。此外,使用抓尾巴的方法而不抓尾巴根部或沒有支撐小鼠的身體(ti) 也會(hui) 引起不適。
對於(yu) 小鼠,可以使用管道處理法將其引導到塑料管道中。這種方法的主要優(you) 點是管道可以放在籠子裏。這使動物熟悉該物體(ti) ,對物體(ti) 的習(xi) 慣會(hui) 減少壓力,操作更容易。管道式處理是動物在不同環境間移動的好方法。不過,在管道中檢查動物或進行幹預比較困難。
與(yu) 使用尾巴處理相比,用手捧起,讓動物坐在或走過張開的手是一種可以減輕壓力的方法。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小鼠是不受約束的,這也是焦慮減少的原因。不過,這種方法需要小鼠熟悉操作者的雙手,這比讓動物適應管道更耗費實驗者的時間。
總之,雖然存在許多技術,但重要的是要根據您的具體(ti) 研究需要權衡利弊。了解減少焦慮對研究的益處和影響,並報告使用的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可重複性,這一點非常重要。想了解更多信息?最近,我們(men) 舉(ju) 辦了一次網絡研討會(hui) ,更深入地解釋了在曠場和高架十字迷宮中處理對焦慮測試的影響。您可以點擊此處觀看該網絡研討會(hui) 。
給大鼠撓癢如何改善您的研究?
我們(men) 討論過某些處理技巧如何減輕焦慮。對於(yu) 大鼠,還有另一種減輕壓力的方法,那就是給大鼠撓癢。給大鼠撓癢是由Jaak Panksepp博士於(yu) 1999年提出的。這種方法可以模擬老鼠自然產(chan) 生的打鬥行為(wei) 。大鼠在被其它大鼠或人類撓癢時還會(hui) 發出許多積極的高音調聲音,這是一種積極情緒狀態的指標。
多年來,大鼠撓癢一直被用來減輕大鼠在被實驗者處理時的焦慮。通過撓癢,大鼠對觀察者的手的厭惡感會(hui) 降低,在注射等程序後的壓力也會(hui) 減少[1]。
來源:Gaskill實驗室
如何給老鼠撓癢?
給大鼠撓癢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進行背部接觸(這也是老鼠大多數遊戲打鬥的開始方式),然後對大鼠用手鉗住。鉗住大鼠後,您要把大鼠抱起輕輕翻轉,讓它仰麵朝天,並對他們(men) 的胸口處進行撓癢。之後,鬆開大鼠,重複這個(ge) 動作。研究表明,隻要在進行標記或注射等某些程序之前連續多天進行撓癢,15 秒鍾的撓癢就足以讓老鼠從(cong) 這項技術中獲益。值得注意的是,撓癢在動物年幼且與(yu) 人類接觸不多時效果好。撓癢可以在大鼠和人類之間建立聯係,如果大鼠已經對人類產(chan) 生了厭惡感,那麽(me) 撓癢實際上可能會(hui) 產(chan) 生負麵影響。
撓癢可能聽起來費時費力,但好處很多。被撓癢的老鼠不僅(jin) 壓力較小,因此受應激的影響也較小,而且也更容易處理。這反過來又節省了時間,改善了動物的福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guan) 給大鼠撓癢的知識或學習(xi) 如何給大鼠撓癢,我建議您觀看梅根-拉福萊特博士(Dr. Megan LaFollette)的網絡研討會(hui) 。她更深入地解釋了給大鼠撓癢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在社會(hui) 環境中測試齧齒動物
大鼠和小鼠是社會(hui) 性動物。幸運的是,大多數實驗室齧齒類動物在測試前後都會(hui) 被社會(hui) 化飼養(yang) 。然而,我們(men) 發現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考慮在社會(hui) 環境中進行測試。使用軟件跟蹤多隻動物曾經相當複雜,因此,諾達思的EthoVision XT 18版本(動物運動軌跡跟蹤係統的最新版本)包含一個(ge) 改進的社交互動模塊。通過複雜的深度學習(xi) 算法改進了跟蹤功能,這樣就能減少錯誤,並始終跟蹤到正確的動物。這項新的創新不僅(jin) 能讓研究人員測試小鼠的社交互動,還能在社交環境中測試新奇物體(ti) 或其他測試。EthoVision XT 18版本即將發布,敬請期待!
熟悉實驗者對小鼠行為(wei) 的影響
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了(除其他因素外)熟悉實驗者對慢性疼痛症狀的影響[2]。Segelcke等人將幾組小鼠暴露在不同的飼養(yang) 環境和其他條件下。他們(men) 通過糞便皮質酮水平測量了大鼠的壓力水平,並在行為(wei) 和步態觀察中將其與(yu) 小鼠的生理能力相關(guan) 聯。
通過將小鼠暴露在戴手套的手上,實驗者熟悉了它們(men) 。讓小鼠探索這隻手,並爬到手上。每周兩(liang) 次,每隻小鼠每次5分鍾。研究人員在大部分操作中都使用了前麵提到的用手捧起方法。不過,在將小鼠放入迷宮或圍欄時,則使用了從(cong) 尾根部拎起。
通過使用動物步態分析係統(CatWalk XT)進行步態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熟悉實驗者的小鼠步態變化不太明顯。 此外,Segelcke 等人還發現,與(yu) 不熟悉實驗者的小鼠相比,熟悉實驗者的小鼠會(hui) 對某些行為(wei) 測試的結果產(chan) 生影響。熟悉的小鼠在進行高架迷宮和懸尾試驗等行為(wei) 測試時壓力較小。
總之,正確的操作技術對於(yu) 確保實驗動物的福利非常重要。根據研究需要選擇合適的技術可以改善動物福利,提高研究質量。實驗者的處理和熟悉類型將對行為(wei) 測試產(chan) 生影響,因此在進行行為(wei) 研究時,考慮和記錄這些因素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 Cloutier, S.; LaFollette, M.R.; Gaskill, B.N.; Panksepp, J.; Newberry, R.C. Tickling, a Technique for Inducing Positive Affect When Handling Rats. JoVE J. Vis. Exp. 2018, e57190
2. Segelcke, D.; Talbot, S.R.; Palme, R.; La Porta, C.; Pogatzki-Zahn, E.; Bleich, A.; Tappe-Theodor, A. Experimenter Familiarization Is a Crucial Prerequisite for Assessing Behavioral Outcomes and Reduces Stress in Mice Not Only under Chronic Pain Conditions. Sci. Rep. 2023, 13, 2289
關(guan) 注諾達思公眾(zhong) 號,聯係我們(men) 獲取更多產(chan) 品信息及學術文章!